|
|
|
 |
科學是一個移動的標靶。在這個歲末,除了回顧這一年的成就,美國《科學》雜志的編輯們還“冒險”賭了一把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成為新聞的科學進展。
北極海冰
隨著全球變暖,研究北極海冰萎縮對全球氣候帶來的深遠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由于遼闊的海洋能夠從太陽那里吸收更多的熱量,...
|
|
|
|
 |
伴隨著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的深入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廣泛的信息通信技術的產業穿透和引領作用將進一步增強。隨著產業融合的加深和移動通信技術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產業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
儀器儀表行業應用廣泛
在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信息...
|
|
|
|
 |
臨床診斷病理在中國人們心目中究竟是一什么位置?其存在的價值應該是什么?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及今后的相當時間內如何擺正其位置和促進其發展,是我們每一個病理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臨床診斷病理已有150多年的歷史(1858年威爾嘯開創細胞病理學開始至今),但真正在中國發揮作用...
|
|
|
|
 |
2014年歲末,有關“埃博拉”的消息依舊牽動人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年底專門訪問利比里亞、幾內亞、塞拉利昂等疫區國家;多家全球知名新聞媒體列舉2014年度十大熱詞,埃博拉名列其中;《科學》雜志將埃博拉疫情評為“年度崩潰事件”;美國疾控中心將其列為今年第一位“新興傳染病”公共衛生威脅……
...
|
|
|
|
 |
12月21日,澎湃新聞在《中國“神秘論文工廠”曝光:只要出錢就能在科學雜志上掛名》一文中報道了《科學美國人》雜志的調查發現,該雜志表示,國際科學期刊上不少來自中國的論文可能是由某些所謂“論文工廠”集中生產,并點到了一家名為“MedChina”的“論文工廠”。
在《科學美國人》的調查報道中...
|
|
|
|
 |
為適應國家藥品標準發展的要求,以及藥品生產、科研、檢驗、應用以及監督管理等方面的需要,根據《中國藥典》2015年版編制大綱規定的每年出版一本藥典增補版,將《中國藥典》編制工作常態化的要求,國家藥典委員會積極開展《中國藥典》增補本編制工作。
根據《中國藥典》編制工作程序,國家藥典委員會已經組織完成了...
|
|
|
|
 |
干細胞臨床應用數年前被叫停后,中國相關政策趨于謹慎。但據財新記者了解,一項新的規范性政策正在醞釀。
國家衛計委會同國家食藥總局日前召開了干細胞臨床研究專家委員會會議,會議形成的意見正逐級上報,等待后的簽發出臺。據國家衛計委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由此,新的干細胞項目研究和開發的監管政策已...
|
|
|
|
 |
生物通報道:等不到后一周的圣誕節,Science雜志迫不及待的公布了2014年的十大科學突破,今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是羅塞塔飛船及其在彗星著陸的成果,此外還有包括β細胞,操控記憶,年輕血液抗衰老以及合成細菌等成果。
詳細內容 >>
|
|
|
|
 |
蛋白質是細胞功能的執行者,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然而人們對蛋白質和蛋白質組的了解還遠遠不夠,蛋白質分析被認為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2015年是蛋白質領域的關鍵一年,有可能決定著蛋白質分析的未來走向。
1.人類蛋白互作圖譜取得更大的成果。近Cell雜志上發表了一項大規模的蛋...
|
|
|
|
 |
12月20日,首屆中國健康產業創新論壇暨“奇璞獎”頒獎典禮在中歐工商學院上海校區舉行。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在下午的“醫院院長論壇”上,與受眾們分享了自己所理解的病人需求,以及自己作為醫院院長,對醫療服務創新的困惑。
段濤認為,在現有的醫療體系中,病人基本的需求,第一是到醫院來看病不要打...
|
|
|
|
 |
12月18日,第七屆廣州國際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論壇暨第三屆中國再生細胞生物學年會在廣州舉行。專家共同探討干細胞和再生醫學的發展趨勢。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是當今生命科學受關注的前沿領域,據同濟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裴鋼介紹,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的研究前景廣闊。“日本已經應用干細胞治療黃斑性病變。”然而國...
|
|
|
|
 |
2014年12月,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公示了2014年擬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項目。其中蛋白類生物藥和疫苗發展專項項目共計12個,智飛生物(300122.SZ)、蘭生股份(600826.SH)參股的中信國健、甘李藥業、成都康弘藥業、國藥集團成都所等均有項目入選,將獲得專項資金補助。
...
|
|
|
|
 |
《自然》雜志(Nature)今天出版的《2014自然指數中國增刊》介紹了中國主要科研機構和大學對全球科學發展的貢獻、科研產出領先的十大城市,以及中國與其它國家的科研論文合作情況。
根據2013年加權分數式計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
|
|
|
|
 |
作為現代生物學實驗室的“基石“技術,細胞培養方法和試劑的改變,可能比其他領域發生的更為緩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來年在細胞培養和分析領域不會發生什么驚人的進展。為了找出這些可能發生的進展,BioTechniques的編輯對來年的細胞培養和分析進行了大膽的預測。
1. 細胞的3D...
|
|
|
|
 |
敲一下警鐘:美好的傳統戀愛關系正在遭受科技產品的打擊。
越來越多的心理研究機構正在研究科技對愛情生活和友情造成的影響,它們似乎傳遞出了這種信息。
對很多情侶來說,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情侶毛巾被智能手機取代,后者能讓人們全天保持聯系,不管是分享購物清單還是心形表情符號。但是當情侶中的一方...
|
|
|
|
 |
對于H7N9病毒,家禽感染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人感染后卻出現高達38.6%的病死率。日前,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基因層面上找到了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使人感染致病的機理。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病毒學雜志》上。
2013年3月,我國出現了一種新型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典型...
|
|
|
|
 |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
|
|
|
|
 |
外觀如同一支鉛筆,能夠探入癌細胞、H7N9等病毒內提取細胞質,還能作為手表齒輪等高精密加工的工具—憑借“納米探針”的發明,不久前,江蘇“星辰納米”團隊以機械能源小組第一名的成績捧起了全國“創青春·優勝杯”的金獎獎杯,并獲得多家創投機構的青睞,開始踏上高科技創新創業之路。
這支團隊的帶頭人,就是師從...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