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儀器信息網上的帖子,近有幸結識了不少儀器行業的朋友,其中不乏一些中小儀器企業的老板。雖然暫時沒有機會謀面,但也阻礙不了一根網線兩端的熱聊。一來是因為大伙對儀器行業的偏愛和關注,二來確實很多人對目前大形勢下的儀器行業的憂心忡忡。而這些憂心忡忡背后基本都有一個共性:中小儀器企業的生存之道到底何在?作為剛起步的中小儀器企業該如何突破現有困局?……這些問題恐怕在這個冬天甚至明年都會困擾著一大幫人。
有個老板小哥跟我吐槽:進入行業3年,營業額還沒突破千萬,卻不得不面臨著目前這樣不景氣的市場狀況。著實讓人痛苦。在我跟他交流了一段時間過后,我發覺很多問題其實他都很清楚:從優勢到劣勢,從機會到挑戰……但他終還是告訴我:知道又能怎么樣呢?還是得面臨“無資源、無資金、無人才”的“三無”局面。這恐怕才是大伙覺得痛苦的吧?!在這個冬天,你是不是也有種“無錢逼死英雄漢”的“趕腳”?!
道人也曾有過兩年的創業經歷,對于中小企業主的這種境況確實能心同感受。記得2005年剛創業一年的時候,在某個天寒地凍的冬日里,為了第二天能發出公司員工不到三萬塊的薪水,我愣是跑了大半個城市,見了差不多所有欠款的客戶,后才在晚上11點多湊夠了第二天的那不到三萬塊。現在回想起來還心有余悸。不過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撐撐也就過去了……
我想說的是:“無資源、無資金、無人才”對于很多創業型企業或者中小企業來講其實是種常態,不是你一個人才有的問題。大可不必覺得老天對你不公平。再說,多少大企業也是從小微過來的,他們當初也一樣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是怎么走過來的?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值得研究。先拋開創業者或者中小企業主本身的特質不說(作為企業主或者創業型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特質,諸如:執著、抗壓能力強,有明確的思路等),單從經營面來說,你必須明白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方可成就你的春秋大業:
首先,產品和服務面,既然“小”不可改變,那你就必須做到“精”。很多人說,儀器行業這個圈子不大。但道人浸淫行業以來發現事實并不是這樣,從市場細分來看,其實儀器行業在產品面可以做很多細分,相對還是很“大”的。而且儀器行業進入門檻比較高,對資金投入的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作為儀器行業創業型企業來講不可貪大求多,而應做到小而精。為什么這么說?!道理很簡單,當你的資金、資 |